中文版 | English

    第九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在烟台隆重举行——本届年会承办的教育部两个工作会议在代表驻地同期召开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9日 15:54 浏览次数: 来源:第九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组委会 作者:组委会秘书处 字号:[ ]


    第九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在烟台隆重举行


    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是全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峰会。八年多来,年会成效显著,成果有目共睹。年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专业方向,坚持服务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中心工作。八年多来,年会打造了五大平台,对全国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独特作用:一是理论研究平台。年会迄今9大主题及60多个分专题的研究已形成“系列和品牌效应”,对办学实践起了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二是政策咨询平台。年会组委会承办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座谈会、征求意见会、专家培训会已成惯例;三是高端对话平台。年会建立了政府、办学者、校长以及专家学者的高端对话机制;四是人才聚集平台。年会凝聚了3000多位专家学者和管理者,培养了一批专家型中外合作办学人才;五是舆论引导平台。年会通过大量研究和媒体支持,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推动形成了中外合作办学主流话语体系。




    第九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现场(主会场)


    出席本届年会的有: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方军,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白皓,烟台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赵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康凯,教育部学位中心副主任林梦泉,教育部国际司办学处处长聂瑞麟、副处长王义一行4人,以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等。

    大会主席、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林金辉主持年会开幕式。

     

    方军指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面临新的发展形势。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要求要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其次,教育对外开放经过多年快速的发展,成就显著,迎来新的发展格局;最后,中外合作办学数量增加明显,质量提升任务艰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方军希望,中外合作办学要不忘初心,切实服务教育改革,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吸收、改造、融合,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要狠抓落实,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中外合作办学党建文件,研究制定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办法;要抓住牛鼻子,不断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加快放管服,强化质量监管,壮大专家队伍,开展调查研究,加强舆论引导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教育部国际司办学处副处长王义出席“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研讨会”并讲话(17日下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康凯在开幕式上致辞

     

    烟台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赵峰在开幕式上致辞

     


    大会主席、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教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林金辉主持开幕式,并在闭幕式上致辞

    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教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林金辉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强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促进作用》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新时代扩大教育开放的重大机遇,首先要确立新时代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目标。确立这一政策目标,是中外合作办学完善准入制度、改革审批制度、加强过程监管、开展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进行学历学位认证、建立退出机制和辐射机制的基础,是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的依据,是做好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必然要求;中外合作办学与日俱增的鲜活经验和生动实践说明,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确立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他说,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可以表述为:强化中外合作办学对教育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促进作用。当前,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目标的内外部环境总体是好的,但存在的一些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林金辉强调,在制定政策措施时,应正确处理涉及全局性、根本性的五大关系,并对五大关系作了系统深入的论述。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研讨会”现场

     

    教育部委托研究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框架下香港、澳门与内地合作办学”调研座谈会现场

     

    年会组委会17日召开媒体见面会。大会主席林金辉在会上介绍本届年会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本届年会活动密集,成果丰硕。除教育部国际司套开两个工作会议之外,教育部委托的两个研究项目也分别在年会平台上召开汇报会和调研座谈会,分别是“境外办学课题汇报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框架下香港、澳门与内地合作办学调研座谈会”,教育部国际司办学处处长聂瑞麟听取了“境外办学课题”研究情况的汇报,并提出指导意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在年会期间召开了理事会(扩大)会议。以上活动由本届年会组委会承办,出席会议的代表从本届年会代表邀请。


    本届年会在“新时代的中外合作办学”这一主题下,设八个分专题:1.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工作推进和质量提升。2.中外合作办学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促进作用。3.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准入标准、评估制度和退出机制。4.中外合作办学成功经验国内示范及世界影响。5.境外办学的政策支持和规范管理。6.应对中外合作办学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挑战。7.中外合作办学支持“一带一路”和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8.中外合作办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截至20189月,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总数为2365个,其中本科及以上机构、项目1112个(机构88个,项目1024个)。如果把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计算在内,全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数约占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总数的90%。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在校生约60万人,其中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规模为50万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已超过160万人。

    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组织委员会由著名教育家、厦门大学原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组原召集人潘懋元教授担任名誉主任;厦门大学副校长,以及参与当年主办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管副厅长共同担任主任,副主任及委员由合作各方负责人组成。教育部国际司相关领导和负责人出席第一至第九届年会;出席往届年会的还有中共中央组织部相关部门,教育部其他相关司局,教育部学位中心、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等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单位相关领导。

    <p class="MsoNormal" " style="text-align:justify;text-indent:24pt;font-size:medium">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政协报等中央媒体以及大众日报、山东教育报、山东教育电视台、烟台电视台、烟台日报等十几家地方主流媒体采访本届年会,对大会做了客观全面深入的报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 All Rights Reserved,BCFCRS,CAHE.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西路7号厦门大学海韵园科研2号楼 361005;电话:86-592-2521599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01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