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立项课题中期检查评议会召开。会议对疫情期间立项的8个中外合作办学研究课题进行了集中答辩、评议。
2022年上半年,研究会启动本次立项课题中期检查工作。各课题负责人提交了中期检查报告及研究成果,并就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经费使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情况进行梳理;秘书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形式要件审查,并邀请中外合作办学领域高水平专家组成中期检查专家组,先后进行通讯评议和集中答辩、评议,提供专家评议意见。秘书处将向各课题组反馈检查结果和意见,并督促其高质量完成任务。
研究会本次面向会员立项的课题分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的课题经费资助;鼓励会员单位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参与中期检查的8个课题为:不具有法人资格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及政策建议、基于知识表达与推理技术的问答系统辅助外方线上教学、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坚持中方主导权问题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分级教学问题研究、“双一流”背景下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服务市场准入制度比较研究、“互联网+”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合作办学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研究课题结题鉴定细则》规定,课题组除了以立项课题名义在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之外,在结题时应按照要求提交代表作,以及决策咨询报告等。为了使每一个课题研究工作能更加顺利地开展,中期检查专家组侧重对提交材料的重大现实问题聚焦度,以及研究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把握度等方面进行审议,以确保每一项研究成果都能“用得上、用得好”。研究会表示,将通过相关渠道把课题组报送的优秀咨询报告及时送教育部相关部门等,提供中外合作办学决策的参考。
研究会成立以来,十分重视面向中外合作办学一线,团结广大会员开展高质量科学研究,为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制度的完善和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设计、规划和运行提供专业支撑,为政府和中外合作办学相关单位当好助手和参谋。
(供稿:王寰;责任编辑:朱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