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现场
2018年5月21日-2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会(以下简称本会)主办的“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推进会暨首期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与管理实务高级研修班”在成都举办(党建工作推进会新闻另发)。220名学员参加学习研修。电子科技大学承办本次活动。
研修班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中外合作办学一线管理者和教师对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与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深化对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新实践、新政策的理解,提高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做好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主动性和使命感。
按照本会培训工作规划,研修班只面向本会单位会员开放。本期研修班学员共220人,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0多所高校,全部是本会单位会员代表。其中,大学校长、处长、院长106人,占学员总数的48.18%;具有高级职称113人,占学员总数的51.36%;青年学员也都是各会员单位从管理干部中精心选拔的业务骨干。按照本会举办活动提前截止报名的惯例,组委会从4月16日研修班截止报名时的400多位报名者中按程序遴选出本期研修班学员。目前,我国内地31个省份中,还有3个省份没有中外合作办学,本期研修班学员基本覆盖了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省份。担任本期研修班的7位教师,是组委会按照“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要求,从本会的专家队伍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

聂瑞麟处长讲话

康凯副会长、秘书长致辞

彭翊副厅长致辞

熊彩东副校长致辞

林金辉理事长主持开学典礼
聂瑞麟处长、康凯副会长兼秘书长、彭翊副厅长、熊彩东副校长等分别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或致辞。
开学典礼后,林金辉作为授课教师,为学员上了第一课,题为《守住八条底线,强化合作共赢——中外合作办学如何坚持中方主导权》。
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强理论支撑,健全决策机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会就是在新时代好政策的感召下应运而生的。本会成立一年多来,始终把会员的培训与轮训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计划利用3-4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一轮对会员的培训工作。在教育部国际司、中国高教学会的指导下,我们对开展研修培训工作反复进行研究,做了长远规划、总体部署、周密安排和精心筹备。今天,第一期研修班开学了,人们会赋予很多关注和期待;办好第一期,对于主办承办单位,对于每一位学员,是一份闪耀的光荣,更是一份历史的责任。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将为首期研修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筹备工作启动会暨第一次筹备会在电子科技大学召开

第二次筹备会在厦门大学召开
研修班主办机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成立于2016年11月10日。本会是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批准登记、政府相关部门许可的,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全国性、非营利性学术组织和行业协调机构,由从事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事业,支持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单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相关事业单位、教育科研机构,以及从事或服务于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社会组织等自愿组成。业务范围和任务是:1.开展高水平学术活动,推动全国性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新局面的形成。2.建成和发展国家级智库平台,为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3.接受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以及高校等教育机构委托,开展规划论证及针对性咨询服务。4.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科研成果与实践成果的交流和推广。5.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相关行业标准的专业研究,发挥第三方监督、监测、评价的作用,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行业协调和行业自律。6.构建政府、办学者、专家学者高端、深入对话平台,开展业务培训,普及传播知识,培养理论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7.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8.引导社会舆论,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健康主流话语体系的完善。
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人民政协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媒体采访报道了本次活动。